有性繁殖。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二倍体。来源及分布:原产于云南省建水县云龙山,在红河州各产茶县广泛栽培。特征:植株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展。嫩枝茸毛尚多,主干较明显,分枝密。芽叶黄绿,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14.60克。叶片着生状水平,叶长椭圆形,叶绿,叶身背卷,叶质较硬,叶尖渐尖,叶缘微波,叶齿锐稀浅。花冠直径4.10厘米,花瓣6~8枚,子房有毛,柱头3裂,果3室。
特性:芽叶伸育力较强,年生长5轮,3月上句开采: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3.29%,茶多酚32.45%,儿茶素总量29.34%,咖啡碱5.20%。属红、绿茶兼制品种,制红茶香气高锐,味浓强鲜。制绿茶香高,味醇厚。抗寒性弱,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茶轮斑病为中抗,对咖啡小爪螨为弱抗。扦插繁殖力强适栽地区:适宜在云南西部、南部海拔1000~2000米,年气温15℃,绝对最低气温-5℃以上的茶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茶苗移栽后要适当遮荫。双行双株或单株,亩栽3000株左右。严格定型修剪,第一次离地面10厘米剪去主枝,侧枝不剪。第二次离地高25厘米剪。第三次离地高40厘米剪。第四次离地高60厘米剪。投产后严防茶树假眼小绿叶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