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招挖出企业账中的疑点
在企业审计时,审计的重点是收入的完整性、费用的合理性以及税金的缴纳,审计主要通过查看资金流水明细账、购销合同、应收应付明细,原材料明细和产成品明细、费用明细等来检验会计记录的真实性,通过对这些科目的审计,大多数问题就会暴露出来。那什么样的数据是反常的,值得被怀疑的呢?
1.毛利率畸高或畸低
如果一家企业某块主营业务收益大大超过或低于同行业水平或者波动较大,就有可能在造假。一般而言,同样的产品的毛利率不应差别太大,尤其是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或经营所在地邻近的企业。毛利率畸高或畸低无非是在产品收入和成本上虚增或虚减。
2.大量的现金交易
处在网络时代,各种便利的电子支付手段,现金的交易越来越少,除了与自然人的交易外,企业与企业之间有大量或者大额现金交易,就很不正常了。如可能存在会计人员的舞弊行为或者收入不账。
3.资金流的方向
企业收取客户的货款,支付供应商的材料费等这些资金的流向是正确的,如果企业给客户钱,供应商给企业钱,这些就值得怀疑了。可以通过核查企业近三年的所有银行流水,包括发生额和余额都要审计,这样,钱的流动就无处遁形。
4.往来的真实性
这个主要是通过购入合同进行审计,即双方的买卖都在经营范围之内,如果一个汽车加工制造企业卖高科技软件就值得怀疑了。购货的虚假交易是增大成本,减少利润;发货的虚假交易则多是粉饰会计报表。还有就是所谓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也就是假账真做,比如某上市公司采用了一条龙造假手段,假购销合同、假货物入库单、假出库单、假保管账、假成本计算单等一应俱全,而且认认真真地进行了核算,这就是假账真做。如果审计识破不了做账用的假原始凭证,在这些所谓真账下,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利润等必然全部是假数!
5.预付与应收或其他应收的挂账
买东西预付和卖东西赊账都是很正常的,但是长时间不处理就不正常了。对预付和应收的审计主要通过对合同真实性的审查,确定预付和应收的真实性,是否存在隐瞒收入的情况。比如某上市公司经常以虚拟应收账款方式虚增收入,造成大量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怎么办?该公司搞来一笔钱以虚拟交易的客户名义收款进账冲销应收账款,偿还这笔资金时则以借出款名义通过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银行存款让应收账款转为其他应收款;或以购货款的名义出账,使应收账款转化为预付账款或者存货。
6.存货的造假
如果核对一家企业的库存商品明细账、销售明细账、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时,发现与其库存商品的减少数量存在不吻合的情况,可能该企业存在存货造假的情况,这时就要进一步进行分析。利用存货来调节利润是很多企业惯用的伎俩,如企业生产需储备原材料,但是一储备一年的就不正常了;存货发出但迟迟不记账也是不正常的;期末存货单价与平常存货单价比较,看是否正常。
7.产量与设备购置的关系
产量的飞跃式变化一般与固定资产的新扩建有关,如果产量在某月猛增,之前却没有机械设备的购置更新,这就很不正常了。产量与其生产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能出现异常变动。
8.收入与费用的配比
一家财务正常的企业,一般会保持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相对稳定,期间费用与销售收入成正比增长,但增长比例会相对略低些,这是企业挖潜的结果,这样的企业才具成长性。如果一家企业的期间费用的增长比例大大超过收入的增长比例,这家企业是吃了伟哥,其实真正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9.应交税金余额巨大,且逐年增加,或突然减少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纳税是有一定
的时间限制的。一般来说,企业欠税时间不应超过三个月,换句话说,企业会计报表的应交税金余额顶多是近三个月的,因此其余额不应太大。
10.突然置换资产
某企业突然进行资产置换,将大量的应收款项或盈利能力极强的子公司置换出去(或卖掉)。
这时,可能说明该企业的应收款项质量极差,为避免账面难看,才与其他公司进行资产置换。在审计时,不正常的情况就是疑点,会计人员都要给出解释,审计人不仅仅是听解释,而是需要会计人员给出证据。